在2024年NBA选秀大会上,当波特兰开拓者队以首轮第16顺位选中中国中锋杨瀚森时,许多美国篮球媒体人和球迷的反应几乎是爱游戏体育一致的:困惑与质疑,ESPN的直播分析台上,评论员们语气中带着不解,社交媒体上瞬间充斥着“Reach”(高攀)和“Head-scratcher”(令人挠头的选择)这样的标签,仅仅几个月后,随着夏季联赛的展开和训练营信息的逐渐释放,当初的质疑声浪已消退大半,越来越多的证据和赛场表现表明,开拓者队的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基于长远战略和对球员特质的深刻理解所做出的精明决策。
选秀夜的质疑风暴
选秀夜,开拓者手握第16顺位,此前,各大选秀预测榜单上,杨瀚森的名字多出现在首轮末段甚至次轮初段,当NBA总裁亚当·萧华念出这个名字时,惊讶的情绪迅速蔓延。
美国篮球媒体的主要质疑点集中在几个方面:
- 即战力与适配性:开拓者正处在后利拉德时代的重建期,拥有斯科特·亨德森、谢登·夏普等年轻核心,评论界认为,球队更需要即插即用的战力,或是一个能立刻提供外围火力的球员,而杨瀚森作为一个传统型中锋,速度偏慢,缺乏稳定外线射程,似乎与NBA现代篮球强调空间、速度和换防的理念格格不入。
- 国际球员的未知数:尽管杨瀚森在CBA联赛中展现了惊人的统治力,特别是他的篮下技术、传球视野和封盖能力,但NBA评论员们历来对国际联赛的数据持谨慎态度,他们担心“水货”重现,质疑其比赛强度能否平移至NBA。
- positional value(位置价值):在小球时代,中锋的价值被重新定义,一个不能换防到外线、不能稳定命中三分的大个子,被认为战术价值有限,美媒认为,在这个顺位选择一名锋线或后卫是更安全、更符合潮流的选择。
《露天看台》的一篇分析文章甚至直言,开拓者此举是一次“不必要的赌博”,错过了其他几位天赋更即插即用的大学球员。
开拓者管理层的战略眼光
面对潮水般的质疑,开拓者总经理乔·克罗宁及其团队始终保持沉默,他们似乎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,事后看来,他们的选择基于一套清晰且符合球队重建逻辑的评估体系。
- 天赋至上,而非短期需求:重建球队的选秀核心原则是选择天赋最高者,而非仅仅填补阵容漏洞,开拓者的球探团队显然认为,杨瀚森的天赋被严重低估了,他拥有接近2米20的身高和出色的臂展,更难得的是他拥有亚洲内线中顶级的协调性和篮球智商,他的低位脚步、柔和的手感和作为进攻轴心的策应能力,让人联想到马克·加索尔这样的欧洲技术流中锋。
- 填补阵容真空:仔细观察开拓者阵容,他们拥有亨德森和夏普这样的外线攻击手,但内线缺乏一个真正的核心,优素福·努尔基奇年事已高且可能被交易,德安德烈·艾顿更偏向于终结型内线,杨瀚森的到来,为球队提供了一个未来内线支柱的选择,他的掩护质量、高位策应和低位威胁,能够极大丰富球队的战术体系,为外线球员创造更多空间和机会。
- 中国市场与商业考量: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,自姚明以来,NBA一直在寻找下一个中国旗帜人物,开拓者选中杨瀚森,意味着瞬间获得了数以亿计的中国球迷的关注,其带来的商业价值、赞助收入和媒体曝光度,是任何其他同等顺位新秀难以比拟的,这不仅是一笔篮球投资,更是一笔巨大的商业投资。
质疑声为何迅速消退?
夏季联赛和训练营如同一块试金石,杨瀚森的表现开始让最初的批评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。
- 赛场表现的说服力:在拉斯维加斯的夏季联赛中,杨瀚森并未像一些质疑者预言的那样“无法适应节奏”,尽管初登赛场有些紧张,但他很快展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,他在首场比赛中就送出了4次封盖,展示了出色的护筐嗅觉和站位选择,他的高位策应球让人眼前一亮,多次送出贯穿防线的妙传,虽然移动速度确实并非顶级,但他的预判和身高弥补了许多缺陷,一场比赛后,NBA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就发布了他的集锦,标题是“来自中国的传球大师”。
- 技术特点的稀缺性:随着比赛的进行,评论员们开始意识到,杨瀚森所拥有的传统中锋技术,在当今NBA已成“稀缺资源”,他的低位单打技巧扎实,左右手都能完成终结,当比赛陷入阵地战僵局时,他的背身能力可以成为一个可靠的得分手段,一位西部球队的球探匿名表示:“我们过于追求全能型球员,却忘了有些‘特长生’能用一种方式杀死比赛,他的传球和低位技术是真正的天赋,无法轻易教会。”
- 学习能力与职业态度:从抵达波特兰的第一天起,杨瀚森就以其谦逊的态度和刻苦的训练赢得了教练组和队友的认可,球队主帅昌西·比卢普斯多次在采访中表扬他的学习能力和篮球智商:“他理解比赛的速度非常快,你告诉他一次,他就能在下一回合做出调整,他渴望学习,这非常重要。”这种职业态度打消了人们对他适应NBA文化和比赛环境的担忧。
- 媒体风向的转变:曾经提出质疑的ESPN分析师肯德里克·帕金斯在节目中进行了一番“自我检讨”:“我必须向开拓者队道歉,我当时看了数据表和一些集锦,但我错了,我后来去看了他的完整比赛录像,并和一些人聊过,这个孩子很特别,他的比赛方式有一种老派的美感,而且他非常聪明,波特兰做了一笔好买卖。”诸如《The Athletic》和《体育画报》等权威媒体也纷纷发文,重新评估杨瀚森的前景,认为他有望成为本届选秀最大的“偷窃”之一。
未来的挑战与期待
所有的赞誉都只是开始,杨瀚森的NBA之路依然充满挑战,他需要继续增强身体力量,以应对NBA内线更激烈的对抗;他需要进一步扩展射程,至少开发出稳定的中距离投篮,以更好地适应战术要求;他的横向移动速度仍需提升,以适应换防外线球员的需求。
但对于开拓者而言,他们看到的是一块璞玉,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雕琢他,在重建周期中,他们不需要杨瀚森立刻成为全明星,而是希望他一步步成长为核心阵容的关键一员。
最初的质疑,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现代篮球模式的刻板理解,而质疑声的消退,则源于事实的呈现和更深入的理解,杨瀚森用他的球场表现和职业态度,逐渐赢得了尊重,他证明了篮球并非只有一种成功模式,技术、智慧和高度同样能够成为在这个联盟立足的资本。
波特兰开拓者队用第16顺位选择的不仅仅是一名球员,更是一个未来的内线基石,一个连接巨大市场的桥梁,以及一个关于篮球多样性的答案,美媒终于开始明白了这一点。
发表评论